唯实唯干 拼搏奋进 续写学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
机械工程学院院长 王永锋
机械工程学院以学校改革发展“1155”总体思路为蓝本,聚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、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和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建设目标,开启学院发展新征程。
党建引领把方向,三全育人守初心。学院党总支始终不忘“立德树人”初心,牢记“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”使命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加强党的全面领导,着眼学校、学院“十四五”规划,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,以基层党建质量创优为主线,以业务工作为抓手,实施“红星领航、红星铸魂、红星强基、红星筑梦、红星聚力”五大工程,对标新时代党建“五个到位”的总体要求,力争获批省级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单位,高质量统筹推进党建工作,带动全院上下砥砺前行、开拓创新。
人才引培蓄能量,厚积薄发稳增长。学院始终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动力源,计划十四五期间,坚持引进优秀博士、柔性和刚性引进并举、引进和培养并重,通过卓越工程师实验班加强硕士生导师基础训练。到十四五末,力争将学院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00人左右,其中正教授10人,高层次人才1-2名,硕士生导师6-8名,博士教师占比40%。通过夯实人才队伍基础,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;通过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,实行岗位分流,优化师资结构,不断激发人才创新活力,为学院稳定发展提供不竭动能。
教学建设强根基,人才培养提质量。学院通过补短板、练内功、抓特色加强教学建设,依靠国际融合办学、工程认证及一流专业建设为三个主要抓手,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。一是将中外合作项目的融入工作,拓宽教师的国际视野,加大吸收合作学校教学优势资源,提升办学素养。二是以工程认证为契机,规范教学过程管理,强化目标导向,提高教师工程认证理念。三是狠抓国省一流专业建设,突破一批省一流课程、省重点工程中心等标志性教学成果。四是聚焦航空产业布局,组建航空零件制造维修产业联盟,开展人才的订单培养,提高人才培养质量。
学科建设上水平,聚焦特色谋发展。坚持精准分析市场需求、客观摸清现有基础,聚焦特色学科方向。结合学校、学院的发展规划,确定了先进制造工艺智能制造装备、末端执行器及工业机器人应用、智能产线系统集成及运维技术、流体控制及元器件的优化设计及测试等4个特色学科方向。今后将以机械学科硕士点培育为目标导向,用好液压研究院和机电研究所两个科研平台,科学谋划、确定目标、分解任务、出台举措,聚焦学科建设中心任务,重点支持特色优势学科,锚定硕士点指标任务,加强学院特色学科建设。
科研服务提效能,用智用力谱新篇。发挥政策激励导向作用,用好两个科研平台,引导教师调整研究方向,鼓励教师加入科研团队,聚焦学科研究领域,根据现有研究基础和学科优势,组建航空液压装备设计与测试科研团队等6个科研团队。发挥好液压传统优势,找准错位发展方向,在人力和物力上重点支持,做强做大流体控制科研团队。走出去对接企业科研需求,引进来研讨企业痛点,利用好秦创原总窗口,借助科技成果三项改革机制,推进科技成果转化,力争在科研社会服务上实现质的飞跃。
学生工作强服务,用情用心开新局。准确把握新时代学生工作特点,加强学生思想引领,筑牢安全稳定基石。以“卓越班+星斗领航计划为”引领,以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、考研上线率、学科竞赛参与率为着力点,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。强化就业优先战略,提升就业服务水平。以“两创一做”文明评比活动为抓手,以劳动教育基地为平台,凝聚劳动育人共识,构建“五育”并举的人才培养体系。以辅导员技能大赛、学生工作课题研究为抓手,提升辅导员素质能力。以学生工作“十大育人体系”建设和学生工作量化考核为导向,构建三全育人格局,服务学生成长成才。
机械工程学院将弘扬“明德笃学、唯实惟新”的学院文化,秉承“捧着一颗心来,不带半根草去”的奉献精神,传承好办学历史,发扬好文化传统,深化内涵建设,推动机械工程学院高质量发展,为学校跨越式发展作出机械人的“西航”贡献。